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新闻头条

中国终止跨国收养,300个美国家庭的希望破灭,被收养者陷入身份认同焦虑

发布时间:2024-11-01

中国政府出人意料地终止了跨国收养政策,这一决定使得许多希望收养中国孤儿的美国家庭陷入绝望。与此同时,已经被收养的中国儿童也在担忧自己是否会被遗忘在历史的灰色地带。这一政策的突然终止反映了中国在儿童福利政策上的转向,以及当前中美地缘政治局势中的紧张关系。

跨国收养终结,港湾成空

德克萨斯州的摩尔夫妇便是这300个家庭中的一员。四年前,他们决定收养一位名叫米洛的中国孤儿,以此完成他们的家庭梦。米洛患有唐氏综合症,但摩尔夫妇对这位未来的“儿子”充满爱和期待。经过长时间的手续和等待,他们原以为很快就能接米洛到家。然而,新冠疫情和政策改变使得这一切戛然而止。

从2019年开始等待收养的摩尔夫妇,每隔几个月只能通过视频或照片看到米洛的生活片段——跳舞、玩耍,还有他喜欢擦拭火车玩具的可爱模样。为了让米洛感到家的存在,他们给他寄去照片和中英对照的家庭相册,试图传达爱意和温暖。然而,随着今年9月中国政府宣布终止跨国收养,这一希望也随之破灭。

同样失望的还有艾米一家,她在2017年收养了一位中国女孩格蕾丝,期望再为格蕾丝收养一位小妹妹,以帮助她建立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尽管他们已经完成了所有手续并为小女孩潘妮洛普准备了房间,却只能望着空荡的房间,无奈地接受现实。

历史背景:曾经的跨国收养热潮

自1992年中国开放跨国收养政策以来,美国成为接收中国孤儿的最大国家。这一政策在当时不仅解决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因重男轻女观念导致的大量弃婴问题,也满足了许多西方家庭的收养需求。最初,跨国收养政策帮助了大量健康的女婴找到了新家,而随着中国的生育政策逐步调整,送养对象开始逐渐转向有残疾或特殊需求的儿童。

美国的福音派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积极倡导收养中国孤儿,美国家庭对中国儿童的兴趣一度达到高峰。到2005年,仅美国就接收了7903名中国孤儿,这也标志着中国跨国收养的顶峰期。然而,近年来跨国送养逐渐减少,至2019年只有约970人,而2020年由于疫情限制,这一数字仅为63人。

政策突然转向的多重原因

此次政策转变的原因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讨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此举符合《海牙收养公约》的精神,即优先在孩子出生国寻找合适的家庭。然而,很多专家认为,这一转向不仅出于国内收养需求的增加,也包含了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的复杂因素。

中国人口专家黄严忠提到,中国可能借收养问题传达某种外交信息。2013年,俄罗斯曾在与美国关系恶化后禁止美国人收养俄罗斯儿童,这也许成为中国政府的参考。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这一政策反映出的是日益高涨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自立自强的重视,旨在减少对他国的依赖。

另一方面,中国的生育率不断下降,对年轻人口的需求增大。自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出生人数反而逐年下滑。2018年,中国国内不育率已攀升至12%左右,而政策开放后国人对健康儿童的收养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一情况使得中国对本国儿童资源更加重视,认为不再需要依赖国际收养来为孩子们寻找家庭。

失落的300个家庭与未竟的团聚

终止跨国收养的政策让300个美国家庭的收养梦戛然而止,很多人甚至在旅行许可发放之前才接到消息。摩尔夫妇和艾米家庭并不是个例,这些家庭已为未来的孩子准备了房间和礼物,甚至每个节日都会寄礼物传递爱意。然而,政策突然转向让他们的期待化为乌有,孩子们的房间如今空荡无声。

伊莉莎白是一位期待收养孩子的美国家长,她与丈夫为孩子准备了一个象征性十足的房间,墙上挂着象征中国文化的玉如意,床上放着熊猫玩偶和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饰品。然而,随着政策的突然转变,这个房间或许只能永远空置。

被收养者的焦虑:寻找认同与身份的困惑

这一政策的改变不仅影响到等待中的家庭,也让已被收养的中国人陷入身份认同的焦虑之中。加州大学的教授王丰指出,停止跨国收养标志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弃婴时代”的终结。很多被收养的中国孤儿对此感到复杂,一方面他们欣慰看到未来的孩子不再面临跨国抛弃,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自己成了被遗忘的历史。

被收养者格蕾丝·牛顿便表示,跨国收养者往往在寻根过程中面临种种挑战,而收养记录是他们了解中国那段岁月的唯一线索。她担忧中国政府是否会销毁这些文件,抹去他们的历史,留下无数被收养者“没有来历”的痛苦。

政策终结后的残疾儿童出路何在?

中国的弃婴中,98%患有严重疾病或残疾。这些孩子几乎没有机会在国内被收养,而美国曾是他们获得家庭的重要途径。爱加倍收养机构的米里安·艾弗里担忧,终止跨国收养可能会使这些残疾儿童被永久留在福利院。她指出,虽然家庭对残疾儿童的接受度在增加,但在中国,家庭一般会优先选择健康儿童,因此大量残疾儿童可能无法找到收养家庭。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人口学家易富贤认为,过去跨国收养对减少福利院负担具有显著作用。然而,中国如今已将人口视作宝贵资源,因而停止跨国收养是一种符合其人口政策的举措。尽管这一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没有明显影响,但对那些需要特殊照顾的儿童而言,这一改变无疑让他们面临更不确定的未来。

如何在希望中终结一个时代?

跨国收养的终止标志着中国人口政策与家庭观念的转型。摩尔夫妇、艾米家庭和许多美国家庭尽管期待满满,但最后只能与即将到家的孩子挥别。许多人认为这一政策是中美关系紧张的产物,也有人担忧中国弃婴的未来。

被收养者格蕾丝希望中国未来能提供更好的残疾儿童福利和资源支持,让他们不必依赖跨国收养。她认为,如果中美之间的收养合作必须结束,最好以让所有等待中的孩子回归家庭的团聚来画上句号,而不是以绝望收场。



转载请保留本版权:https://www.yjhpg.com/xinwen/1061.html

English

español

Copyright © 2023 永久和平国 yjhpg.com XML地图